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導讀】:最近,美國各大名校的本科錄取政策都在悄然變化,紛紛加重了對高中生課外活動的考量。以量取勝的時代已過,如今的美國名校更青睞那些真正具備公益精神,有社會擔當的學生。
最近,美國各大名校的本科錄取政策都在悄然變化,紛紛加重了對高中生課外活動的考量。以量取勝的時代已過,如今的美國名校更青睞那些真正具備公益精神,有社會擔當的學生。美國留學的學生應該注意啦。
課外活動只是一紙證明?沒那么簡單…
麻省理工學院已將原來申請學校時,可填寫的課外活動從10項減少到現在的4項。此外,9年級之后才開始的課外活動不允許再添加上去用于申請。還有,麻省新增了文書話題,學生需要寫出“你是如何為所在社區(qū)做出貢獻的,可以是關于家庭、學校和鄰里?!?/p>
與此同時,耶魯大學也同樣修改了錄取政策中有關課外活動的要求。在最新的政策中,學生可以填寫的課外活動只能有2項。而文書話題也新增為:“回顧一下你曾經為家庭、社區(qū)或公共利益做出的貢獻?!?/p>
這僅僅是個開始,更多的大學也將逐漸規(guī)范錄取政策中,關于學生的公益心、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判定標準。
其實,美國各高校在錄取政策上的變化,是源于對美國精英學生們逐漸轉向個人利己主義、只追求成績和華麗背景的擔憂。2016年,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推出了一份名為“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力挽狂瀾:通過大學錄取政策來激勵學生關心他人和公共利益)的報告,引發(fā)美國教育界不小反響。
哈佛大學Richard Weissbourd教授在這份報告中,發(fā)表了自己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他發(fā)現,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成就最重要,30%把追逐幸??鞓樊斪髯罡呃硐耄瑑H有20%多一點兒的學生覺得應該把關愛他人列為人生目標。這令Weissbourd教授十分震驚。如今在常青藤里的許多精英們已然將個人利益擺到了最首要的位置,而逐漸開始淡化甚至忽視社會公益、弱勢群體以及關愛他人的責任感。
本來,這些未來的社會精英應該心懷天下,致力于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但如今,他們只專注于自身的得失。耶魯大學的William Deresiewicz教授形容那些從常春藤盟校走出的精英們是“優(yōu)秀的綿羊”,雖然聰明勤奮,但迷茫壓抑。他們雖然時刻保持充沛的精力、斗志昂揚,但卻缺乏好奇心和理想,十分在乎他人的眼光,盲目而順從地接受這個社會為其安排的前進方向以及價值觀。
活動不在多,用心最重要! 馬上咨詢>>>
實際上,這種問題在中國的學生身上也很嚴重。國內高難度的學業(yè)和高強度的競爭壓力,都讓我們的孩子們或多或少背負一種緊迫感,導致許多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帶著功利心。面對美國大學的申請,本來就在課外活動方面是弱項的中國學生,更會為了快速獲取這方面的背景而隨意參加活動,而那些課外活動的質量和意義往往就被忽略了。
所以,想要貨真價實地獲取美國名校Offer,中國的高中生們就要真的用心參與活動,而非流于表面。
目前,哈佛大學的這份報告已經得到包括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芝加哥等超過120所大學和學院的支持。以后的美國名校會更愿意看到申請者因興趣愛好而選擇或發(fā)起某項課外活動,而并非只進行一兩周的短暫行動。今后,孩子們出國旅游之余做一兩個星期的義工,已經不會再被認為是具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了,同樣,只是參加一堆有名無實的社團、俱樂部,甚至自己虛設個俱樂部而沒有真實的社會活動,都將被錄取委員會輕易識破,變得一點用處都沒有。
實際上,真正能讓錄取官眼前一亮的課外活動并不難完成。只要你真的用心去為這個社會服務,你的勞動成果就會被人尊重。美國的大學鼓勵學生從細微之處去關愛他人和社會。此外,學生通過自身的領導能力、學術能力以及興趣愛好,來完成一項有益于社會的活動,也是美國高校樂意看到且認可的。
綜上所述,設計課外活動,一要看自己的興趣點在哪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二是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能夠反思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并認真地解決它;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秉承一顆公益真心,心系社會,讓錄取官明白你所做的活動對于集體和社會的作用和意義。
如想咨詢更多關于出國留學相關問題,可在線與威久留學專家聯系。
![]() |
![]() |
關注威久留學微信公眾平臺了解 最新、最全的留學資訊! |
掃一掃,免費跟專家一對一電話溝通 |
相關推薦:
輸入您的電話號碼,點擊"給您回電",稍后您將接到我們的電話。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請放心接聽!
手機請直接輸入:如 1860111****
固話前請加區(qū)號:如 01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