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在《圍城》里說:婚姻就像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去。留學也如此,在國外學習幾年后,便面臨人生的又一次抉擇,到底是回國當“海歸”,還是申請移民留在國外,這讓很多留學生難以決定。
最是寂寞難耐時
Shawn是學管理的,從澳大利亞大學畢業(yè)后,她像很多留學生那樣去申請移民,所以簽了一年工作簽證。那一年,Shawn到處打散工。一年后她申請在原來那所大學深造,讀雙學士,然后遞表申請移民。這也是一般留學生常走的移民路線――先大學畢業(yè),然后工作一年,再讀大學,邊讀書邊等待移民申請到手。
可是Shawn實在不愿在澳大利亞生活,工作不停地換,辛苦不算,掙錢還不多,雙學士文憑對她來說可有可無,她覺得前途渺茫,特別是在他鄉(xiāng)的孤寂,讓她急切盼望結束這種漂泊生涯。于是去年暑假,Shawn決定先回到父母身邊。
到上海不久,Shawn去一家跨國公司面試,一方面想以此打發(fā)假期時間,另一方面也想熟悉一下已經(jīng)陌生了的家鄉(xiāng)。Shawn的國外留學背景以及無障礙的英語交流能力,使她很快適應了這份工作,而且收入也比較可觀。比起一個人在澳洲生活,現(xiàn)在她每天可以見到自己的親人,下班后回到家還能吃上熱飯熱菜,并且將一天的事情與家人分享,覺得生活變得充實又快樂,于是她決定留在上海。此時,她的移民申請還處于漫長的程序當中,對此Shawn已經(jīng)不在乎了。
學會洗衣就回家
August留學前是一個游手好閑的公子哥,連中學畢業(yè)證都是靠父親的關系搞來的。他的第一次留學簽證被拒簽了,因為英語太差,又不愛學習。
有錢的父親堅持的理由很特別:“只要他出去學會自己洗衣服就行?!焙M饬魧W四年,August連??贫紱]能畢業(yè),讀了幾間語言學校,換了幾個女朋友,但公子哥的腔調(diào)不見了,他知道掙錢不容易。他也習慣了在海外不像中國,什么事情都可以靠人際關系搞定,要按照規(guī)矩辦事。
終于在四年后,花了一大筆錢,August一無所獲地回國了。他很快在父親投資的一個公司工作,但加拿大的經(jīng)歷讓他人生獲得重要的一項能力: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所謂值不值其實是一個大眾的價值觀,但對每個留學生來說,出國就是他們?nèi)松囊粋€特殊經(jīng)歷,不是可以用價值來計算的,留學給了他們一段成長和成熟的經(jīng)歷,這也許是最有價值的。
所以在去和留的問題上,August沒有多加考慮,因為他已經(jīng)達到了當年父母送他留學時的目標,再也不用別人幫他洗衣服,同時還明白了比洗衣服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游走于不同的空間
幾年前,Caron在美國的移民申請非常不順利,父母只好把他送到加拿大,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曲線救國”。Caron在加拿大一待就是6年,應該算是所有留學生中在加拿大發(fā)展最好的,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畢業(yè),找到一份洋人公司的工作,順利移民。
當Caron開始像一個正常的加拿大人那樣生活的時候,他的美國移民也拿到了。此時,要他放棄加拿大已經(jīng)擁有的一切,特別是工作、朋友,似乎很難做到,于是Caron給自己留了一條后路再離開加拿大。他很快在美國找到了一份工作,而這份工作能讓他回到上海,成為美國與上海聯(lián)系的橋梁。
因為在加拿大留有后路,Caron還經(jīng)常去那里生活一段時間。用他的話說:“我們每個留學生似乎都染上了加拿大情節(jié),其實我們并不在乎所謂的身份,我們只希望以后能夠經(jīng)常有機會去加拿大放松一下,去回味我們經(jīng)歷過的一切?!?
回國后的不少學生都有和Caron一樣的想法:加拿大是他們成長的故事,是“悶”出精彩的歲月,是他們最自由的日子。而這個日子在回國以后就很難找到,因為上海的工作節(jié)奏很快,競爭也相當激烈。
得失豈無意 去留難不驚
“去”還是“留”?這確實是個問題。有這樣一個數(shù)據(jù):每年大約有近萬名到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但最終留下的可能只有1/3。而事實上,每年的留學生根本不能滿足加拿大移民的需要。那么去和留究竟怎樣困擾著留學生呢?
不舍離開他鄉(xiāng)有記憶
留學生是城市里特別的一群人:他們不屬于這個國家,因為他們身上永遠有個烙?。毫魧W生,他們不可能像本地人那樣得到任何福利,工作的機會也少。但他們又是最熟悉這個城市的,因為是短暫的學習,他們不放過了解這個城市的機會:哪里的餐館好,哪里的酒吧有特色,春天去釣魚,夏天去游泳,秋天去賞楓葉,冬天去滑雪。
留學生往往比當?shù)厝烁私饽莻€地方,有時他們甚至可以做當?shù)厝说膶в?,因為他們盡情投入過,觸摸過那個地方的每一寸土地。那里完善的居住條件和運動設施,令他們可以像當?shù)厝艘粯訜釔坼憻?;買一部二手的名牌車上學或打工;買整套燒烤用具,天氣好的時候和一幫朋友去大自然里燒烤。每個人談起生活都會用一個“悶”字來形容,但真讓他們回到國內(nèi),似乎又有很多的顧慮。
不愿留下生活太漂浮
盡管留學生說著一口流利的外語,已經(jīng)習慣了海外的氣候和生活狀態(tài),但是他們永遠都無法成為當?shù)厝?,因為他們很少能進得了那里的主流社會。
工作的歧視令他們大多只能做一個廉價的苦力。在加拿大,雖然移民局一直鼓勵留學生去其他省份,那里能容易地找到工作,同時移民政策也優(yōu)惠,但在多倫多住慣了的留學生已經(jīng)有些懶惰和依賴。那些不能進大學深造的學生,只能掛在所謂的私立學校的項目上在加拿大混。
留在海外找工作很難,但回去還有一個保持移民身份的問題。以加拿大為例,按照加拿大現(xiàn)時公民法,居民要保持身份需在每5年累計住夠2年,而只有公民才可以不受居住條件限制,來去自由。但公民的條件是4年內(nèi)住夠3年,才可以申請。一個莘莘學子從十八九歲來到加拿大,拿到大學畢業(yè)證書,再工作一年,然后申請公民,這一晃就是8年。當他們完成了學業(yè)和拿到身份回到中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原來他的老同學在中國有的已經(jīng)發(fā)達,有的已經(jīng)拖家?guī)Э?。而他們卻無意間把青春丟在了無盡的等待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