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校的學習方法,和中國的有很大不同。對許多新同學來說,除了語言,如何適應英國的學習方法,也是一大難題。對于留英的中國學生來說,對知識的理解和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同樣的重要,對此進行深入地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建議一:妥善保存講義并及時歸類
一般來說,教授發(fā)給的講義和閱讀資料(handout)都是以A4紙復印的形式,而且經(jīng)常一節(jié)課發(fā)很多。這些講義對以后的考試復習和學期論文寫作的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千萬要注意保存,并且按體系歸類。
首先,一拿到講義,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筆把講義下發(fā)的日期,課程名稱和當日課程的主題(注意:基本上商科課程的每節(jié)課都有自己的主題而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寫在講義的醒目位置上。
在上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老師就講義中某一點要舉的例子簡要的加以記錄。這對于課后復習理解是很重要的。但是記錄這些東西不能以漏掉一些重要部分為代價,自己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下課后,請不要馬上就沖回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最好的學習場所不是自己的房間,而是圖書館。(帶筆記本電腦的要注意自己的電腦安全,另外最好給它買個保險并及時對重要的資料進行備份)
回到公寓后,千萬不要把講義隨便亂丟。建議大家準備幾個level arch file,根據(jù)課程的數(shù)目來定(最好一科一個),和一盒A4大小的透明塑料文件袋。每一課講義在復習過一遍后(這個過程應該在圖書館里完成了),放進塑料袋里面,再夾到夾子里。以后堅持下來,到期末復習或者是寫學期論文的時候就不用愁了。而且以后如果回國,這些資料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建議二:最大限度利用圖書館資料及相關服務
一般來說,每一個科目都應該有至少10本書左右的READING LIST,這些書中有CORE TEXT BOOKS和參考書的分別。建議大家至少把CORE TEXT BOOKS(核心讀物)都借到手。參考書也要借幾本。因為老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提醒學生看某一章節(jié)(有時會直接票在講義上)。這些內(nèi)容,都是必讀的,否則很難形成對一個理論體系的系統(tǒng)認識。如果在看完這些內(nèi)容后還有時間,就根據(jù)當天課程的主題,到參考書里去找相關的內(nèi)容。讀書的時候切不可抱著一定要從頭讀到尾的想法,因為通常時間會不允許。學會節(jié)選重點章節(jié)的重點部分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書之外,JOURNALS(期刊)是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側(cè)重點。有的時候一個理論體系完全可能通過一篇“里程碑文章”(MILE STONE,有時上課老師會提到)得到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期刊上的這些精品文章,就是“重點章節(jié)的重點部分?!边@些期刊一般都能從學校的圖書館里找到,但是有一些精品文章可能會被人撕掉,那就直接到圖書館前臺去問詢處去索取復印備份(一般圖書館都有)。總之,這些精品文章是必看的,要想一切辦法搞到手。
建議三:提前準備論文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
一般學期開始不久,教授起得早就開始布置學期論文(ASSIGNMENT),上交的時間一般都在十一月份中旬以后。但是千萬不要認為有很多時間可以利用,如果不提早準備,等到十一月份幾篇論文一起壓下來真會認人受不了。另外,也不要認為目前的知識不足以完成一篇論文,要等到老師的課程進行到一定時候才可以,這樣的想法會認你無限期地拖下去。通常商科每一課一般都有其自己的標題,并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只要你肯下功夫,在對這一科目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后就應該有能力在充分的準備后完成該科目的學期論文,要對自己有信心。在準備這些學期論文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類似題目的即成文章是很有必要的,這里并不是是要大家抄襲文章的內(nèi)容,看這些文章的目的是為自己的文章作理論上和框架上的準備。這樣的成品,多看幾篇,你應該就已經(jīng)成竹在胸了,只要能夠靈活地借鑒各篇文章中的精華部分和其他相關的材料,落到紙上,一篇高分學期論文就出爐了。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大家要注意參加關于寫作學期論文的介紹講座,并充分借鑒成品文章的框架。有好內(nèi)容但是沒有一個清晰的框架。有好內(nèi)容但是沒有一個清晰的框架,是無法獲得高分的。
那么到哪里去找這些成品文章呢?去圖書館翻期刊是絕對事倍功半的一種做法,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來自網(wǎng)絡,但是絕對不是到Y(jié)AHOO,LYCOS這些地方用搜索引擎,而是要用你們學校簽約的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這些網(wǎng)絡數(shù)據(jù)上包含很多雜志的全部內(nèi)容,只要鍵入你要寫的標題,通常會找到大批的相關文章。你可以下載到自己的電腦里慢慢看,有中意的就打印出來細細研究。這些文章大多數(shù)都是超文本或者PDF格式的,對于后者,建議大家使用ACROBAT5版本,可以直接引用原文并隨意在某個地方加入自己的觀點。這些學術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一般有一些學術機構(gòu)或者公司運作,學校圖書館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向他們購買使用權,在圖書館的前臺可以索取這些數(shù)據(jù)的網(wǎng)址和登錄名、密碼。
建議四:注意培養(yǎng)討論伙伴
從目前天始,一定要注意經(jīng)常和一些同學交換對一些理論的認識,漸漸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友誼和默契會在這種平日的討論中得到培養(yǎng)。這種默契會在期末備考的時候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大家互相分一下工,交換一下答案和認識,并對其中疑點進行討論,互相完善。這樣備考,絕對事半功倍。
建議五:碩士課程筆試的介紹和備考建議
英國的碩士課程一般來說是由六到八個科目組成的。除了一些學校是以論文成績來為每個科目進行考評,大多數(shù)學校都是以閉卷筆答形式來檢驗學生對該學校課程的掌握情況。
一提起閉卷考試,相信很多剛剛來到英國就開始讀碩士課程的學生都會有點心里沒底。這種顧慮一部分來自對從未謀面的洋考試的不了解,一部分來自于對自己的英文水平是否能應付得了全程英文作答的擔心。接下來就從這兩個方面并結(jié)全大家在國內(nèi)的學習經(jīng)驗來著手消除大家對考試的顧慮心理,提早動手,在期末拿到理想的成績。
當初我們準備高考的時候,老師反復強調(diào)要想得到高分,就要答出足夠的“點”,因為判卷老師都是按點給分的。在英國,這也是一樣的。“點”可以是一個圖表,一個引用,一個理論論述。每個點,在老師的計劃里都有一定的分值,積累夠了50分就通過筆試啦。寫到這里,有些朋友肯定會問,幾乎每一題都能牽扯出很多相關理論,那么我們怎么樣才能找到老師真正想要的點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兩個步驟著手。
第一步,雖然老師上課的時候很少會公開說他跟哪個大師的觀點,但是一般都能從講義中發(fā)現(xiàn)。對這一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講義為網(wǎng),重點突擊講義上列出的理論點(切勿不著邊際地看書)。當然,理論都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因些在講義里也能發(fā)現(xiàn)別家的一些理論,這也是絕對要引起重視的??傊蠹乙灾v義為引導看書,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講義列出的要點上。
第二步,就是老師期末的總結(jié)課了,強烈建議大家把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錄下來。因為這節(jié)課一般來說就是“考題泄漏題課”同時也是“答案公布課”,對通過筆試起著決定性作用。當然老師不會直接泄漏考試題目,但是會把這道題涉及的“點”的范圍給出。甚至直接點明要點。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堂課,在進行錄音備份的同時如果在課堂上有不明確的地方,一定要問清楚。下課后,找個安靜的地方,把磁帶反復聽幾遍,邊聽邊記,考試題和答案的大綱基本就出來了。
這時候就是顯示第一步重要性的時候了,如果平時對老師講義上的點吃得比較透,那么第二步就可以輕車熟路地完成。但是,如果第一步?jīng)]能做好,這時候就要花大量的時候先去消化理解某些理論,時間就會很緊張,后果往往是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