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尤利塞斯?格蘭特(Ulysses S. Grant)到會祝賀。在1893年7月27日,學校財務室安裝了第一部電話。

在1904年學校更名為喬治?華盛頓大學。1912年,校址遷往霧谷(Foggy Bottom),華盛頓最初規(guī)劃建校的地方。霧谷是華盛頓的心臟地帶,位于賓夕法尼亞大道以南的19到24街區(qū),與白宮、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眾多的聯(lián)邦機構、國家藝術館、博物館等相鄰。

在Cloyd Heck Marvin (1927-1959)任校長的32年間,學校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基建,增建了Lisner禮堂,一所醫(yī)院和其他設施。在他任職早期,建設了玫瑰園。并且開始了名為“年度校友贈禮”的項目,此舉大大增加了學校的收入。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喬治?華盛頓大學一度成為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聚集之地,吸引了許多世界知名物理學家,舉辦了多個理論物理方面的重要國際會議。愛德華?特勒這位被譽為美國“氫彈之父”的偉大物理學家就在那時與喬治?華盛頓大學結緣。1935年,為躲避戰(zhàn)亂,特勒和妻子米奇舉家從歐洲遷往美國,1941年前一直在喬治?華盛頓大學任物理教授。

在艾略特(Lloyd Hartman Elliott, 1965-1988)任校長期間,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歷了又一個大發(fā)展時期。學校捐款從1965年的800萬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2.24億美元,新建了3個圖書館,增加了許多研究所,并設立了“大學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這一頭銜作為對最杰出教授的鼓勵。

在1988年8月1日,斯蒂芬?特拉奇滕伯格(Stephen Joel Trachtenberg, 1988-2007)就任學校第15任校長。在他任職期間,學校經歷了黃金歲月。由于校長善于籌款,學校的基金從1988年的2.24億美元一下子猛增到2004年的7億美元,目前已經超過10億美元。有了雄厚的資金作保證,特拉奇滕伯格新建了許多圖書館、教學樓、醫(yī)院和學院樓,使它的硬件設施達到世界一流水準,與此同時,學校的研究經費也實現(xiàn)大幅度增長,從1988年的3300萬美元猛增到2006年的1.32億美元。特拉奇滕伯格還先后于1991年和1997年在華盛頓和臨近的弗吉尼亞開辟了兩個新的校區(qū)。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特拉奇滕伯格希望鞏固喬治?華盛頓大學在全美的領先地位,一個充滿活力及多樣的實體,并和政府,工業(yè)界,城市和社區(qū)保持緊密聯(lián)系。

在2007年8月1日,Steven Knapp就任學校第16任校長。

【校區(qū)】

喬治?華盛頓大學有三個校區(qū)。

〖霧谷校區(qū)(主校區(qū))〗

霧谷校區(qū)被波多馬克河的河岸所包圍。西邊是肯尼迪藝術中心水門大廈建筑群,東面是白宮和世界銀行,北面是賓西法尼亞大道和華盛頓環(huán)島,南面是林肯紀念堂美國國務院。

〖弗吉尼亞校區(qū)〗

弗吉尼亞校區(qū)坐落于Loudoun縣,距離主校區(qū)大約1小時車程,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和教學校區(qū)。該校區(qū)建立于1991年,坐落于大型的科技園之中。為了滿足當?shù)毓I(yè)和政府的需要,該校區(qū)開設了一系列的課程,包括工程,計算機,商業(yè),信息系統(tǒng),人力資源管理和高等教育。

〖弗農山(Mount Vernon)校區(qū)〗

1997年,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弗農山女子學院合并。該學院位于華盛頓西北區(qū)的Foxhall路側,已經有125年的歷史。學院合并擴大了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教學項目,增進了學生的學習和課余生活。

【機構設置】

學校由一個理事會領導。理事會負責推選校長。校長負責管理學校事務。

學校設有九個學院:

〖哥倫比亞文理學院〗

哥倫比亞文理學院是大學中最大同時也是最古老的學院。它創(chuàng)建于1821年,與大學同時誕生。哥倫比亞文理學院是美國最早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機構之一,早在1888年就獲得了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 PH.D.)授予權。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以及特拉奇滕伯格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學院隸屬于哥倫比亞文理學院,但是各自獨立運作。哥倫比亞文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