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 >> 威久動態(tài) >> 正文

出國一周就“逃”回家

http://www.11903.cn 發(fā)表于:10-06-24 11:47:27 瀏覽: 10429 來源:

出國一周就想“逃”回國,一個月更換十多個寄宿家庭,出門連公交地鐵也不會坐,在目前每年呈倍數(shù)增長的大小留學生中,這樣的問題比比皆是。暑期將至,大批預備留學生開始紛紛報名參加外語培訓,為的就是在出國前獲得一張漂亮的英語成績單。然而,有關(guān)人士認為,出國留學前,應該考慮如何將國內(nèi)國外的文化和生活銜接上,其重要程度一點也不遜于那張成績單,每年都有不少留學生因為不適應而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甚至半途而廢。這些問題緣何沒有在國內(nèi)解決,中介或培訓機構(gòu)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生活能力是出國第一關(guān)

今年22歲的陸影(化名)有著非常殷實的家境,從南京某大學畢業(yè)后父母認為她應該出國“鍍金”,反正家里也不缺錢,拿個“洋碩士”回來更好找工作。陸影的成績也不錯,才半年多的培訓,雅思就拿到了6.5分,拿著不錯的成績單,幾個月前她踏上了前往英國的求學路。然而,一個星期不到,她就瞞著父母購買機票逃回了家,回家后痛哭流涕地控訴。在國外生活如何艱苦,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著實震驚了父母。后來才知道,原來,她第一次出國,又是成年人,因此當時并沒有給她配備小留學生專用的接送人員或是寄宿家庭。而是只給了學校的地址,配備了宿舍。結(jié)果,她走出機場之后就兩眼一抹黑,好不容易到了學校,連在哪里注冊都不知道。住進宿舍,也不知道在哪里用餐,幾天之后,就忙不迭地跑回了家。

事實上,當你在國內(nèi)拿到外國學校錄取通知書和一張漂亮的英語成績單,并不等于你就和國外接軌了,出國前大部分人都沒有考慮到的生活能力才是出門第一關(guān)。

威久專家點撥:陸影的事例可以說是個特例,但對于很多已經(jīng)出國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碰到類似的情況,出國的留學生有一大堆的事情要他們自己主動去做。

舉個例來說,有個孩子一個月就換了12家寄宿家庭,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他們虐待我,給我喝冰牛奶。這個問題讓人哭笑不得,因為這是文化差異,外國人就是喝冰牛奶的。其實就是個溝通問題,孩子只要提要求,完全可以要求他們提供熱牛奶,甚至自己用微波爐就可以熱,但他們就是連這樣的小事都不知道該怎么跟別人溝通。更別提出門坐車,如何用學生證購買公交卡,辦理銀行卡,如何去警察局、醫(yī)院等等,一些堅持下來的留學生都表示,他們吃了很多虧,浪費了很多錢才一點點摸索出經(jīng)驗來的。

但很多家長還認為這些都應該是中介負責的,其實從原則上講,孩子出去了,中介就已經(jīng)履行完合同了,但是還是在不斷地為孩子解決問題。問題是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能在國內(nèi)解決的,就比如護照掉了,需要自己去警察局、大使館,一些孩子就哭,說自己不認識路,不知道怎么去,你叫我們怎么辦呢?此外,還有諸如換住宿、抱怨伙食等等問題。遇到這種情形,我們往往和他們聊聊,指導他們?nèi)绾稳プ觥?/FONT>

其實,說到底學生自己的生活能力是關(guān)鍵。

】【打印】 【返回
在線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