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德國 >> 德國留學體驗 >> 海外生活 >> 正文

住在德國(二)

http://www.11903.cn 發(fā)表于:08-09-27 17:39:58 瀏覽: 10429 來源:

 

    (三)分期付款 實現(xiàn)小康

    德國人非??粗鼐幼l件,住房象征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與公眾形象。擁有一幢自己的住房是絕大多數(shù)德國人夢寐以求的目標,但要擁有一幢獨門獨院的住宅對工薪階層的一般德國人來說也絕非易事,沒有雄厚的買房資金,單靠私人儲蓄買房,恐怕要等到退休才能實現(xiàn)。但在幽靜的郊區(qū)小鎮(zhèn)、郁郁蔥蔥的山坡、林間、湖畔,座座式樣各異的民宅、別墅點綴其間,它們的主人并不是什么富足大戶,都是些平平常常的德國百姓,他們中有教師、職員、中小企業(yè)者、自由職業(yè)者等。這些發(fā)不了橫財?shù)膶こ0傩帐怯檬裁捶椒ㄉw起了別墅式的小洋樓、過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的?這就是分期付款建房法。

    德國有一系列社會保障和建房政策,國家設立有建設貸款制和建房互助儲金制。政府為鼓勵私人建房,向私人提供低息建房貸款。個人預交一部分建房款,其余向銀行借貸,雙方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還款合同,即可購建新房。至于貸款可分10年或20年期限,每月從其工資中償還。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購房在西方國家很普遍,人們并不視借債為羞恥,按法律行事的財產(chǎn)借貸被視為受法律保護的正?,F(xiàn)象。當然。靠貸款建房也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在高失業(yè)率的西方社會,一旦失業(yè)無力償還貸款,就要用房產(chǎn)作抵押,惟有平日努力工作,盡早還清貸款,到時方可松一口氣。

    建房互助儲金制是一種私人合作集資建房的形式,由建房者牽頭組織一個合作互助體,大家經(jīng)過協(xié)商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蓋房合同,當其成員集資達到規(guī)定數(shù)額時,可集體與建設銀行訂約興建住宅。這種房子往往一造就是一排數(shù)座,樣式相同,形成一個行列或一個住宅小區(qū)。因其房屋的造價低于單個的獨門獨院,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一種建房方式。聯(lián)邦德國通過私人合作儲金所建的房屋已超過一千多萬套。

    (四)福利住房與住房補貼

    福利住房是由國家出資為多子女家庭、殘疾人、老年人和低收入的公民建造的。由于福利公寓樓是公共建筑公司從國家取得優(yōu)惠貸款建成的,因此,它必須承擔房租優(yōu)惠的義務。

    在德國,無力支付自由住房市場上高房租的低收入者多住在房租優(yōu)惠的福利住房中。在德國西部有16%的租用住宅是福利住房。同時,聯(lián)邦政府為改善德國東部居民的住房條件,自90年代以來每年都撥巨款在此建造福利住宅,其中,1994年撥款約10億馬克。此后幾年,聯(lián)邦政府不斷增加投資建立福利住宅,以緩解西部人口密集地區(qū)和東部住房狀況。

    在德國,大學生公寓也是在得到國家巨額補貼下建造的。大學生公寓樓的條件很令大學生們滿意,一間10一12平方米的單間,內(nèi)有洗臉池、衣柜、書桌、書架、床和被褥及一兩把椅子。公寓樓中有24小時供熱水的淋浴室,公共廚房中有電爐、烤箱、冰箱、碗櫥及餐桌等,樓下地下室是洗衣房,投幣大滾筒洗衣機隨時供學生洗衣之用。每個住戶都有自己各自的信箱,公寓俱樂部為讀書疲倦的學生提供了鍛煉、娛樂的場所。這樣一間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公寓的房租每月在200馬克以下,只相當于市場價的一半。因此,學生公寓是德國大學生和外國留學生首選的住所,只可惜僧多粥少,僅有1/10的學生有此運氣。大部分學生在求學的同時,還要為尋找一處適合自己的避風港而四處奔波。

    住房是人們的基本需求,在德國凡收入不足以租賃適當住房的公民可向政府申請住房補貼。政府發(fā)放的住房補貼是根據(jù)各人的申請,以租金補貼和房產(chǎn)費用補貼的形式支付的。當個人收入提高到一定界限時就不能再享受補貼了。1991年底德國有300多萬個家庭享受了住房補貼。

    住房補貼的費用由政府和州各負擔一半,這筆費用1994年達70億馬克。如今,住房補貼已成為德國社會保障體制的一項內(nèi)容得到了具體的實施,它在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打印】 【返回
在線答疑
免費電話 在線答疑 威久總部專家熱線:010-68946699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