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在英國這個島國上就讀已經(jīng)度過了八個月的時間,從一開始的恍惚迷茫不知所措,到現(xiàn)在的游刃有余“享受”英國學習生活,這種轉變的經(jīng)歷的確很難忘。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要說的是:挫折伴隨我成長。
懵懂的新學期
開學第一周的第一天,我錯過了每個學年統(tǒng)一分發(fā)的學年計劃書,其中包括老師的時間表、學習計劃、作業(yè)計劃等等。這個計劃書對于大一的新生是很有幫助的:合理利用這本計劃書能很好的規(guī)劃學生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時間,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耽誤。
我犯的第二個錯誤是居然忘記使用學校的BREO系統(tǒng)。以我們學校為例,你所選擇的課程、老師授課的通知、交作業(yè)的通知、考試的通知以及授課老師的聯(lián)系方式 等等一些有關日常學習的信息資料,都可以在這個BREO網(wǎng)站上找到。
萬事開頭難
正式上課的第一周是漫長而又痛苦的,對于我這個全年級唯一的中國學生來說,沒有一個同胞可以進行課外的交流實在是極其郁悶的一件事情。
上課時我使勁兒跟著老師的英語發(fā)音走。英國本土學生口若懸河,可自己腦子卻還在慢慢進行中英文切換。明顯地自己的切換速度得比別人晚個三秒。剛剛明白上一句的意思,下一句就來了。這時候開始狂佩服做同聲傳譯的前輩,他們可真厲害!
老師冷不丁問個問題,自己還要反應個兩秒鐘,然后用緊張到結巴的英語回答,回答完立馬反應過來,其中有個語法錯誤!令自己羞愧個五分鐘!基本我的第一個學期的前三個月就是在這種糾結的心情中度過的。
回想一下,不知道我有沒有把“害羞的中國人”這個概念在英國本土同學中發(fā)揚光大,實在是自責。
前車之鑒
學期末往往是交作業(yè)的高峰時期,學校收作業(yè)的機構在Student Centre一層。老師往往在deadline前八周或者新學期開始時就布置好了作業(yè)。即便如此,那絕對還是有超過五成的不分膚色種族的同學們往往把作業(yè)壓到deadline那一天交卷。還是有三成同學絕對在Student Centre下午四點半關門前半個小時之內(nèi)殺到現(xiàn)場,然后排起一個長長的隊伍,離遠看那排隊的架勢,那不是交作業(yè),倒像是排隊買超市特價打折品。
還有小于一成的倒霉蛋在deadline的前一天去寫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沒日沒夜的辛苦熬了20多個小時,把眼睛都累成熊貓了,終于在四點半之前把還燙手的散發(fā)著墨香的作業(yè)打印完成,一路狂奔的趕到Student Centre。
以下事情發(fā)生的過程就和寫Hollywood最模式化的喜劇劇本一樣:Student Centre的卷簾鐵門在熊貓眼等紅燈的那個時間檔,被高大魁梧的保安大叔無情的關上了。任憑眾多熊貓眼的乞求還有哀怨的眼神的轟炸,保安大叔毫不為之所動。
另:過期交作業(yè)不論你寫得多好,那都是D-的成績??粗拜厒冄慕逃枺刹荒芡祽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