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分享經歷的文章,若無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一定吸引不了讀者,所以我就在這里賣個關子,讓大家先看看一封投遞簡歷一周后大學人事部門給我的郵件:
Dear Chen Li
Thank you for your recent application for the position of Temporary Summer EAP (Study Skills) Tutor.
The short-listing process is now complete and I am sorry to say that on this occasion your application was unsuccessful.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you for the interest your have shown in this post.
With best regards
Louise
哈哈,看明白了嗎?這就是典型的“婉拒”,
unsuccessful
,看著就叫人寒心哪……
先別急著安慰我,我請大家再讀一讀下面這封郵件:
Dear Che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part in an interview for the above position.
The interview process is now complete and I am very pleased to now be able to offer you a 5-week tutor position on our 4-week EAP (Study Skills)Programme.
Your contract will run from Tuesday 26th August until Friday 26th September 2008. The rate of pay will be £549.00 per week, plus pro-rata pay in lieu of leave (to be taken at the end of your contract).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please confirm your acceptance with Louise Williams, as soon as possible.
Best wishes
Gila Schauer
EAP Course Director
這次感覺好多了吧,順利拿到工作!請注意,在蘭開斯特大學語言學系的歷史上是頭一次有非英語國家的教
慢著,讀者朋友一定在想,為什么我連
short-listing (
即基于簡歷、個人陳述等信息的初步篩選
)
都沒有成功,最后是如何得到面試機會并成功勝出的呢?
這就涉及到教學年限的問題了,我和別的英國本地申請者相比,教學年限要差很多,基本上來
不過,基于我對學術寫作教學的理解和信心,我迅速調整心態(tài),告訴自己,在面試階段沒有結束之前,不能輕言放棄,畢竟在英國大學教學的經歷是不可多得的,一定要爭??!于是我列出了自己的一些優(yōu)勢:
我是系里在讀的研究生,且從本科教育到現在的研究方向均為英語教學法,專業(yè)對口,專業(yè)知識過硬;
這份工作的主管曾是第一學期教過我的老師,對于我的表現有客觀的評價,且她并沒參與初選;
抵達英國以后,我就發(fā)現英國大學對于學術英語,特別是學術寫作的要求與國內的寫作教學之間的差異,并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注意總結經驗,既然暑期語言班的學生多來自東南亞地區(qū),我總結的經驗會給予他們最直接的幫助;
我在英國宿舍的一位室友曾上過去年的暑期語言班,我可以從他那里得到第一手的學習感想,進一步改良我的教學思路和細節(jié)。
于是,我迅速整理了思路,重新寫了個人陳述郵件(郵件的開頭,站在系里在讀學生的立場,謙虛地表示寫郵件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為什么沒能通過初選,如果是簡歷撰寫不夠好等原因,請求老師給予指導,以便日后申請工作時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在陳述正文中,我凸顯了自身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和我的室友談心之后,從教學思路改良的角度,談了我作為一個國際學生,能用切身體會引導學生走上實用、正確的學習道路的想法;在郵件的末尾,表明了自己的這些教學思路需要找個
等待……
兩天后,主管教師回復了,給了我寶貴的面試機會,我知道,我已經成功了一半了(面試的主題是針對
Academic Writing
做一個十分鐘的教學演示)。
但是,也只是成功了一半而已,因為我也很清楚自身的劣勢,不論我的英語水平發(fā)展到了一個什么程度,現階段的我還不能和有多年教齡的英國本土講師比拼英語。我的“砝碼”是我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知道面試官都是系里的教授,沒有真材實料,要想打動他們是不可能的。
壓在我頭上的另一座大山就是有限的時間,距離面試只有三天了,與此同時我還有很多課業(yè)未完成,不能全身心地準備面試材料,唯有從有限的時間中擠出時間來做相關的研究,并思考怎樣在有限的十分鐘內打動面試老師。
時間過得很快,
2008
年
5
月
2
日,我?guī)е约鹤龅挠嘘P英文學術寫作的
Power Point
演示文稿,叩開了面試官的大門。
兩位面試老師,雖然每天在系里都能碰面,但是此時看到他們審視的目光,感覺和平時平易近人的風格截然不同,畢竟,面試是嚴肅而殘酷的。
我經歷的英國大學面試具體是下面幾個步驟:
針對簡歷提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簡歷當中提到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話題,比如說我提到我在北外網院主持過線上英語脫口秀節(jié)目,面試官就此提問,讓我談具體的經歷,以及對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有何助益――這個階段是讓面試老師了解自己具體教學經驗的環(huán)節(jié),除了擺事實之外,談談學生的反響,自身的教學感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英國大學講究的是思維的能力,作為老師,總結、反思的能力尤其重要;
十分鐘教學演示(試講),這是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環(huán)節(jié),不論簡歷上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真正上課的實力,不論是語言還是授課技巧,都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內表現出來;
針對試講提問題,很多老師在授課時會旁征博引,但是面試官就喜歡抓住你所講的一些“生僻”概念向你發(fā)問,看看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講過的理論和知識點,比如我在幻燈片中提到
hedging and mitigation
,面試官就要求我做進一步的闡釋;
向面試官發(fā)問,這是一個很講究面試技巧的環(huán)節(jié),面試者往往在經歷了漫長的前三個環(huán)節(jié)后感覺疲憊,在向面試官提問的時候不知道什么問題該問,什么問題不該問,這個短暫的遲疑會被面試官捕捉到,同時判斷出面試者是否真的準備充分。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繼續(xù)把自己擺在了系里在讀學生的位置,以一個正在學習的英語教師的身份詢問在這份工作中給予教師的支持都有哪些,并強調自己申請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想進一步把在英國的所學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很明顯,我的表現打動了面試老師,
I got the job eventually!
值得注意的是,看到面試成功郵件之后,一定要迅速按照郵件中的提示盡快確認自己真的想要這份工作,否則時間一拖長,原本屬于你的工作就會被別人頂替。事實上,即便面試不通過,一些有潛力的面試者仍然會被列為候選人,一旦錄取的人員因為個人原因不能參加工作,候選人就會轉為正式員工。
簡而言之,錄取后要盡快確認;沒錄取也別灰心,還可能有最后的轉正機會。